汉白玉栏杆的制作与安装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对于栏杆的设计,怎样能够既继承我国传统的石刻艺术,又有崭新的政治内容,汉白玉栏杆符合主体建筑“坚固适用,庄严肃穆,美观大方,有我国自己的凤格,方便于群众赡仰”的要求呢? 河北曲阳、福建惠安等多地石雕工匠在一起查古籍、翻资料,调查了故宫、劳动人民文化宫、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多处建筑,参观了各种形式的汉白玉栏杆,搞出样品三十多个。从望柱头外形看,有方型的、石榴花型的、圆柱型的;从纹样看,有万年青、葵花、梅花、火炬、高山云头、青松等。 开始望柱头设计是方型的。认为方型望柱头型式较新,线条简炼,比较肃穆,和方型的主体建筑相统一,和相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方型的望柱头相呼应。后来,上级**提出望柱头造型是否还是圆的好,对这一意见,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建筑群中主体建筑汉白玉栏杆望柱头多采用圆柱型,从实际效果看,圆柱型柱头比较挺拔、壮观、有雄伟之势。而方型柱头比较拘谨,柱头图案的刻划也受局限。因此,确定了圆柱型望柱头的方案。 望柱头采取什么纹样呢?我国古代建筑望柱头多是蟠龙、戏凤、莲瓣、云气等,大多宣扬的是封建皇庭的威严,要创作崭新的政治内容。在新创作的纹样中,除万年青外, 有的人选定梅花的纹样,表现“梅花欢喜漫天雪”、“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坚韧不拔的坚定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颂扬革命先烈们作为伟大无产**革命家的宽阔襟怀和崇高品质; 有的人选定青松的纹样,表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革命精神万古长存;有的人选定葵花的纹样,表现八亿人民永远心向革命,犹如朵朵葵花永远向太阳; 还有的人提出革命**井岗山的纹样,表示我们永远遵循**革命路线,井岗山道路通天下。 经**审查,确定了万年青的纹样。汉白玉栏杆是安装在红色台基上的,红色台基象征着革命烈士为我们开创的红色江山万年长。万年青的叶子朴素大方,刚劲有力,端结满磊磊硕果,线条勾划比较简单,易于雕刻,效果也好。 石栏杆在古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月·纳的《艺术哲学》中说“认识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这句话其实并没有详细说出这个总体包含些什么内容,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对石栏杆的认识,不是单单去描述去解构它的造型,以及用作装饰桥梁所起到的效果。 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体,**的艺术品像是一棵大树的较端, 但是这个较端的部分却是由许许多多的枝权结构所支撑,要完整的看这棵树就必须是包括那些枝权部分。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提到影响艺术创作的因素时说过“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自然的力量,那么我们就把文化结构的产生看成了`神秘的自然过程'。 假如我们过分强调石栏杆的作用,那么我们就会创造出某种没有内容的怪物来”,也就是说,在建筑艺术的创造中,石栏杆和整个古建筑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平衡的。 石栏杆为什么喜欢雕刻石狮子 在石栏杆的柱头上有很多都雕刻石狮子,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的狮子装饰离不开吉祥寓意于其中,吉祥自古就是*民族所追求的精神之源。《庄子》载“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这种吉祥纳福观念历经千年存于华夏文明中,中国的民间石雕狮子装饰的各种使用形式一直在影响着民间文化的衍殖。石栏杆柱头上的石狮子是祥瑞的象征,给人们以吉祥与幸福。 故宫博物院汉白玉石栏杆尺寸设计 汉白玉栏杆尺度的设计,望柱高1.35米,柱身27厘米见方,望柱头高45厘米,圆柱直径25.4厘米,栏板高80厘米,柱中间距2米,地伏高15厘米。设计这样的尺度,横宽比较舒展、大方、有气势;高度与人体高度适宜,平易近人,便于扶栏远眺寄情,同时与建筑主体互相协调。 现在国内汉白玉一般使用哪里的 现在大部分都是北京大石窝汉白玉,较近几年湖南汉白玉销量增大,“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姑且不论流传已久的这种说法是否确切,但可以肯定大石窝开采历史不会很短,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汉代,历代朝廷兴建皇宫、寺庙、陵寝、牌坊、桥涵、御路等所有石材不少是从这里取材的。尤其是北京,象故宫、天坛,里面的浮雕栏杆、基座等许多都是来自“大石窝”。 据记载:“大石窝在房山西南六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者数十丈,宫殿建筑多采于此。”之所以千**来历代不衰,其主要原因除储量丰富外,质地精、品种多,是十分难得的。大石窝的石料,多达13种,亦称“13弦”,其中包括汉白玉、明柳、大六面、芝麻花、大弦、小弦、青白石、黄大石、艾叶青等等。明清时,成为开有石料的鼎盛时代,朝廷从山东、山西等地招募成千上万的工匠,驻扎在这里,日夜开采。大青山下的下营村,又称铁匠营,是专门为通过其时演奏的壮观场面,被誉为世界古代文明奇迹是当之无愧的。